位於台中市后里區墩西村,是張連昌先生他的第三代子孫為了紀念他所設立的,成立於西元2002年,是台中市地方文化館;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除了珍藏幾支十分具有紀念價值的薩克斯風以外,還記錄著薩克斯風在台灣的歷史沿革與製造流程,展出西洋樂器在台灣的發展史。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入口處

張連昌先生生於西元19131210日,於1986116日逝世享年73歲,從小學習國畫和及裱褙,21歲結婚並世居后里區墩西村,相當喜歡演奏樂器因此與張基盤、張騰輝共組輕音樂團,張連昌先生為小喇叭手;至34歲放棄學畫並開始研究西洋樂器,直到有一次偶然獲得一把已經燒毀的薩克斯風,他仔細的研究後加以將零件繪製成圖並且研發出全台灣第一把台製的薩克斯風,便開始了張連昌先生與薩克斯風密不可分的生活。



不幸的是,有一次張連昌先生在修理空軍樂器時失去了右眼,但是卻不失他製作薩克斯風的熱情,張連昌先生所研發的薩克斯風獲得廣大迴響,因而成為全國西洋樂器製造先驅,讓台中市后里區成為製造薩克斯風的重鎮。



西元1850年阿道夫親手製作薩克斯風


內珍藏了一把表面雕刻著『LIEN CAN』的低音薩克斯風,是張連昌先生手工完成的,還有40年代古老的薩克斯風,還記錄著薩克斯風在台灣的歷史沿革與製造流程,展出西洋樂器在台灣的發展史,另外還展示了張老先生的遺墨收藏。



張連昌親手繪製雕刻龍於喇叭口, 賦於第三代傳承的使命



台灣第一把純手工打造的薩克斯風,是經由張連昌先生親手打造;因緣際會下,張連昌先生獲得一把燒毀的薩克斯風,因張先生本身具有繪圖設計之技能,自行摸索研發,設計,並在缺乏各式零組件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執著克服萬難創造台灣第一把純手工製造的薩克斯風,進而使后里成為薩克斯風的製造大鎮。「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為第三代孫為紀念他而設立,為紀念他為台灣樂器製造史帶來了不起的成就及地位。







製作流程



克斯風的製造分為零件與管體二部分:

(一)      零件類



零件方面分別有鍵柱、按板、鍵類加工,需經過精密的研磨、塗裝等過程。一把標準的薩克斯風有二十五個音孔,相關的零件如按鍵、鍵柱、皮墊、彈力鋼針、按板、軟木.……等,琳瑯滿目,費時費工。


(二)管體類




管體部分的喇叭管、吹口管、身管類、彎管加工在重複數次的焊接、槌打、鈁金、拋光等手續後,還要進行各細部的美化,也就是表面加工,以便讓薩克斯風的外觀看起來像鍍了一層金似的閃閃發光。



 




 



完成一支薩克斯風的製作約需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攸關音準的管體模具,因為帶有主要的音孔,是製作中極為重要的基本工具,稍有差池,薩克斯風就無法吹出悠揚的旋律。其次是皮墊的材質夠不夠好,跟音孔密不密合,以及最重要的彈力鋼針之材質優劣,都是影響一把薩克斯風身價的因素。




高音薩克斯風



中音薩克斯風      



中音薩克斯風         



次中音薩克斯風                        上低音薩克斯風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二樓


由張連昌孫子張宗瑤設立的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原本只是希望保存薩克斯風這項產業的歷史與文化,沒想到在媒體推波助瀾及經濟部工研院的輔導下,幾乎成為后里薩克斯風的產銷中心。


為了走出自己的路,為了讓大家知道「LC」薩克斯風,必須先擁有自己的特色和技術。這其間,並與工研院合作,也發展出幾項屬於連昌薩克斯風的專利。



技術是品牌的根基,也能伴隨我們走向更長遠的路。在技術上的研發與精進,並以此提昇連昌薩克斯風的特色與競爭力,將是不斷努力的方向成為全國西洋樂器製造先驅,更讓全世界樂器製造業刮目相看,擦亮『MIT』(台灣製造)名號,也讓台中市后里區成為製造薩克斯風重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鷗雄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